第(3/3)页 这要是丢到人多的地方,便是大杀器! “不错,火药司的工艺没得说,火药配比精细,黏土密封得仔细,而且这其中几处改良的地方也很取巧!” “范大人,这手雷现在一日能产多少?” 闻言,范文景便掐着指头算了起来了。 “若是现在的话,一日至多三百颗,要是明日能多募些人进来,到时候一些娴熟的匠人就能调到这手雷作坊。” “一日就能产五百颗!” 一日五百发手雷,保底算下来,一月就是一万五千发。 产量还是太低,但是眼下城池受困,火药司的很多原材料也都是捉襟见肘。 能有这个产量已经不错了。 “今日三百发造好,直接送到东直门,并且要教会守城的将士们手雷的使用方法,先给每个城门配够三百颗!” “再者,烟雾弹也要加紧赶制!” 随后,朱由检在范文景地带领下,又看了看盔甲兵器制造的作坊,而工匠们见到天子亲临,一个个也是受宠若惊。 午饭,朱由检是和兵仗局的匠人们一起吃的,而朱由检这么做的目的,就是想立一个亲民的天子形象。 大明国祚二百八十年,天子和百姓渐行渐远,百姓们觉得天子高高在上,自然也就不会拥护皇帝了。 离开兵仗局,刘邦华便去了国子监,印刷方才写好的文章。 因为明朝普遍使用雕版印刷,所以国子监还有数千刻板匠人。 一篇文章,两个时辰,就能刻出十几个版进行拓印,效率很高。 而且印好的白话文章,可以直接散发给国子监的学生,也能张贴到街头。 而这一切的前提,是大明普及的私塾教育,导致民间识字率极高,特别是京城所在,市民普遍识字。 这也是明朝和满清的区别之一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