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总兵大人,难不成这么多人全都要送去关外种地啊?” 方正化点点头: “这都是陛下的意思,陛下打算让这些满人把关外的黑土地全都开垦出来,然后种上粮食,前不久,朝廷跟洋人做买卖,带回来一大批的粮食种子!” “有什么洋芋头,玉蜀黍,番茄……” “据说是产量很高,第一批种子,户部就在辽东附近的田里种过,产量极高!” “按照朝廷的意思,将来要将整个关外设立行省,而后打造成我大明朝的产量之地!” 一旁的几个副将闻言,一脸感慨: “让这些虎背熊腰人高马大的去种地也太可惜了,要是让我定,我就让这杂种都去给我大明挖参!” 听到这话,方正化没好气瞪了一眼: “你懂什么,这关外虽说是蛮荒之地,但是要是精垦数年,那产量不比江浙产出的粮食少!” “而且眼下朝廷从海外带回来的粮食风味极好,产量也好,将来这关外的一大片土地的庄稼,就足够养活整个北方!” “按照陛下的意思,这关外的黑土地,极其肥沃,一年的粮食运入关内,保准北方各省没有一个饿死的人!” 此话一出,在场的几个明军将领全都是一脸震惊,北方各省因为连年的天灾人祸,常常有饿死人的时候。 故而北方各省吃饭的问题,是整个大明最为关键的问题。 这些山海关的兵将大多都是来自北方,当听到山海关外的土地能够养活整个北方的时候,全都眼前一亮。 这些年,饿殍遍野,吃不上饭的日子,他们没少见识。 眼见着所有投降的清军都完成了名册登记,和契约签字,便开始下令: “昨天西厂的密报,山西的多尔衮正在朝着宣府方向赶来,现在就下令让人把这些清军都押到山海关。” “到时候关几日,就要送到关外集体开垦!” “然后让咱们的弟兄换上清军的军装,守株待兔!” 方正化说罢,所有的俘虏就被押解着赶往山海关。 在彻底征服这些俘虏之前,明军是绝对不会轻易将这些俘虏放归关外的。 即便是将来要开荒耕地,也要采取军囤的办法。 当夜,方正化率领着部下换上了清军的军服,住进了清军大营。 第(2/3)页